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牟希同 □薛梅 通讯员许美静)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以社会治理示范镇村创建为抓手,聚焦队伍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打造“个性化”调解室,防范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风险,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聚焦队伍创新,打造善沟通、接地气的工作队伍
突出“本土化”。寺头镇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经验优势、乡土优势和感情优势,从本镇退休干部队伍中返聘具有“三缘”(在单位或乡镇有人缘、土生土长熟门熟路有地缘、亲朋故友多有亲缘)特点、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发挥余热的老同志,组建个性化调解室3个,其中镇退休干部冯益祝等组建的“义助调解室”,今年来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5件,办结完成25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突出“专业化”。该镇针对案件多为邻里矛盾、占地补偿、拖欠工资等类型的实际,优先挑选从事过经管、道管、社区主任等工作的老同志、老党员作为调解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熟悉群众工作,懂业务、懂政策的特点,做到与来访群众沟通协调顺畅、政策解读通俗易懂。
突出“专职化”。该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调解工作经费纳入镇年度财政预算,参照该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每月给予一定补助。镇政府同选聘人员签订聘任合同,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明确调解室人员工作职责。
聚焦模式创新,形成常沟通、顺人气的化解格局
发挥“好说话”的优势,有效构建沟通渠道。寺头镇老同志充分利用自己第三方的身份,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巧妙地规避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抵触心理,有效构建起与群众沟通、协调的桥梁。
发挥“持续说”的优势,随时满足群众需求。调解室实行坐班机制,全天候接待来访群众,对受理的矛盾纠纷一抓到底、持续协调,确保矛盾化解不过午、不过夜。
发挥“说公道”的优势,推动矛盾纠纷案结事了。该镇发挥老同志做事公道正派、心系群众优势,工作中注重法、理、情结合,既尊重历史和事实解决问题,又严格把握尺度,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目标,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案结事了。
聚焦制度创新,构建敢沟通、有底气的保障体系
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调解室成员日常依托镇综治中心开展工作,每周向中心分管领导报告矛盾纠纷化解情况,探讨调处办法和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由镇主要领导牵头,每月召集镇级领导、有关站所、社区(村)干部以及调解室成员,召开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例会,对重大矛盾纠纷讨论会商,调解工作更有方向、更有底气。
建立常态化奖励机制。结合镇级“一月一考核”情况,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力度大、工作成效显著的调解人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表彰奖励,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标签: 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