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与现代汽车工业的渊源 近期刊印的一本书写明了一切

2022-02-10 17:21:09     来源:株洲日报

1937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制造企业在株洲开工建设。当年,第一辆2.5吨柴油汽车即在株下线。日,由市发改委组织考证、编纂的《民国株洲汽车工业发展初探》一书正式刊印,详细揭秘了现代汽车工业在株洲起步及发展的历史故事。

德国奔驰曾出资入股

株洲最早与现代汽车工业联系在一起,可以追溯到1920年。当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发展自动车工业”的构想,并提出在株洲至郴州沿在建的粤汉铁路选址,可惜未能付诸实践。

1936年,经民国中央政府实业部、全国经济委员会等部门商定,成立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公司在上海设装配厂,在株洲筹建总厂。1937年2月,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以下简称株洲总厂)在株洲破土动工。

据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证,株洲总厂选址在原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报子亭车站附,也即现在的石峰区井龙街道办事处九龙山村,占地逾13.3万方米。

这个位于株洲的“中国汽车摇篮”,被寄予了厚望。德国奔驰提供全套设计图纸,并出售汽车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协助中国建厂。同时,德国奔驰出资4000万马克,获得株洲总厂35%的股份。据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证,株洲总厂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

1937年,中国汽车制造公司产出的第一辆2.5吨柴油汽车在株洲下线,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被定名为“中圆牌”汽车。此后,因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上海分厂将大部分技术人员和设备搬迁到了株洲总厂。截至1938年,株洲总厂已完成金工车间、铸工车间、防空洞等建设,一座规划中规模巨大的汽车制造城在眼前。

但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湖南由后方变为前方,株洲作为重要的工业重镇,更是成为日军的重点轰炸地区,株洲总厂频频遭到轰炸,损失惨重。到1939年秋天,株洲总厂被迫停止建设,工厂被拆分转移,民国政府的“中圆”之梦终成泡影,株洲的汽车梦也被迫延后。

株洲现已形成汽车全产业链

2013年5月5日,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的界碑被热心市民发现,这段尘封的历史才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历经80多年,株洲总厂部分厂房已经坍塌,但制造车间厂房仍在做仓库使用,仍有不少砖瓦残留,防空洞也基本完好,“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厂”界石因在草丛中得以完整保存。

虽然“中圆”之梦落空,但株洲人对汽车工业的探索却未曾间断。

1958年,株洲三三一厂刘珏和一群摩托车爱好者曾设计制成了我国第一辆微型汽车,但由于不具备生产条件而未能投产。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株洲还先后试制成功了载重半吨的飞跃牌三轮车、载重1吨的柴油三轮车,生产了四轮柴油汽车185辆,拼装了株洲牌公共汽车2辆,拼装、改造各种客货车84辆,组装载重2吨的轻型货车50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共生产株洲牌工程车511辆,农用运输车572辆,试制了微型载重汽车70辆,开发并生产了轻型钞票运输车17辆。

1990年2月,株洲汽车制造厂组建成功, 主要生产农用运输车、轻型改装车和运钞车,形成了坚盾牌轻型系列专用汽车,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四千多万元,实现利税两百万元,备受瞩目。

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汽车全产业链。其中,北汽株洲基地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汽车整车制造工厂之一,中车电动正以株洲总部为核心聚焦打造“商用车制造高地”。

(记者/廖喜张)

标签: 德国奔驰 制造企业 柴油汽车 现代汽车

[责任编辑:news001]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