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车成短途出行“新宠”,“飞线”充电、入室充电等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充上“安全电”成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之一。去年开始,剑河县聚焦民生关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动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工作,着力解决群众需求“痛点”。
“充电桩怎么建,大家说了算。”改造前期,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敲门,点对点发送消息,“线上线下”听取民意,确保项目落地,群众满意。
(相关资料图)
“在入户收集意见过程中,安装充电桩这个项目是老百姓意见最集中、最迫切改造的。”县城北社区副书记 刘忠花说。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永远都是“做群众最需要的,补小区最缺的”。项目承建单位综合考虑了小区的住户人口、电动车数量,科学选址,合理安排充电桩数量,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充电自由。
“我们去年借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县城的五个统建小区实施充电桩改造,安装有一百多台,今年我们计划在杏花小区安装十多台新能源充电桩,进一步补齐县城区基础设施短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邹品金说。
小小充电桩,“桩桩”暖人心。如今,走进小区,一排排崭新的充电桩已经建成,方便、快捷、安全的充电桩让群众幸福感实时“满格”。
“过去你充摩托车、电动车,必须去找车站这些才有充电的地方,或者从家里拉线下去才有充电的,现在到我们小区里面就可以充了,很方便很简单。”小区联户长周培勋说。
城镇之美,在于精致;城镇管理,在于精细。在持续推进的城镇精致管理工作中,我县狠下“绣花”功夫,从细微处入手,从具体切入点发力,不断建设完善城市家具,先后在多个小区新增直饮水装置、加装门禁系统、美化小区花园、增设停车位……倡导人人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城市建设,让居民小区更有“家”的温暖。
“生活在这个优美的环境中非常好,非常感谢政府、社区领导对我们的关爱。”居民罗康武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县以“小切口”实现“大变样”,让城镇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切切实实把群众心中城镇生活美好愿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
来源 剑河新闻
编辑 杨胜荣
二审 胡朝辉
三审 韩立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