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王琪钧 □吴灿东 何苗)党建引领,聚焦三治融合,筑起社会治理的第一道“防火墙”;适应需求,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把好矛盾纠纷化解关口;科技入网,整合防控力量,形成智能化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健全制度体系为抓手,精准施策,用“滁”法推进“平安滁州”建设。
治理实,效果显。滁州市成功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连续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满意度分别居全省第1、第3位。
滁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唐宗元向采访团一行介绍社会治理做法 吴灿东/摄
乡村治理“接地气”
近年来,为解决村“两委”基层组织“管辖区域大、村组人手少、服务力量弱、维稳任务重”等难题,滁州市开展“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综治户长作用。
其中,考虑到地缘、血缘、亲缘等关系,滁州市以自然村庄为基本单元,在全部152个村(社区),共配备608名威望高、人缘好、心肠热、手脚勤的本地“五老人员”、新乡贤、致富带头人、“两代表一委员”、村民理事会成员担任综治户长,活跃在大小村庄里,当好最前端的“和事佬”,倾心敲好“平安钟。”
曹士庆是苏巷镇戴巷村陆郢组的综治户长,从2017年开始,协助村组解决“管不了、管不到”的社会问题。有一次,陆郢组在发包承包地的过程中,遇到了个别村民阻挠,曹士庆天天找他们沟通谈心,早也谈晚也谈,屋里谈田间地头也谈,谈政策谈感情,最终顺利做通工作,使承包合同顺利签定。
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综治户长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们不仅查得了隐患,解得了矛盾,护得了环境……还能在村产业发展上出得了“金点子”。
走进苏巷镇戴巷村陆郢组,连片的果树、满棚的花卉……自然环境优美,田园经济蓬勃;整墙的村规民约、悬挂的警铃……法治坏境有序,村庄民风和谐。
“一开始就是打算把我们村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外资。”曹士庆告诉记者。民风也是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落户村庄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需要综治户长注重乡风、家风、民风,使村民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以“三风”促发展。
以前,村民之间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影响村里民风。综治户长制实施以后,户长们主动出击,解决问题。如今,村庄小偷小摸很少犯,互帮互助经常见。
民风好了,企业自然就来了。几年前,一上市集团在该村落户,主要经营种植果树、养鸡、养鱼等综合性业务,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这一方面增加村庄的亮点,企业投入资金,改造坏境,荒地换新颜,村庄的“颜值”提升了;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拉动村民就业,村民的收入增加了。
谈到综治户长制的作用,明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礼锋介绍说,在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下,综治户长以“熟人办熟事、熟人管熟人”的方式,义务当好党政国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信访维稳“情报员”、社会治安“防范员”、村企联建“保障员”、社情民意“联络员”,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社会维稳的“润滑剂”、党群干群的“连心桥”等。
矛盾化解“多元化”
明光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便民、高效、低成本”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走出去”,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各种手段广泛对接;以“请进来”的方式加强诉调对接,与市工商局、司法局、人保财险、消费者协会、工会、银监会、侨联成立“总对总”诉调对接工作。
胡丽丽是明光市法院“请进来”的行政调解员之一,2019年由工商联派驻到该法院,专门负责商会调解。今年,共接待来访群众400余人,已成功调解案件220余起。
2019年11月,明光市某商贸公司召开一场订货会,全市17个乡镇的零售商、分销商、终端客户等受邀参加,现场共有129家商户签约订货,货款150多万元。2019年底,因该贸易公司内部原因资金链断裂,无法依约供货,百余名订货商陆续到明光市人民法院起诉。
时值春节期间,又遇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由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程玉峰联系该公司负责人,详细释明疫情防控、诉讼效率等实际情况,建议该公司选择与商户协商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该公司欣然接受,并进入了调解程序。
同时,考虑到当事人出门不方便、不安全,明光法院决定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在线调解。法官程玉峰、驻法院商会专职调解员胡丽丽和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隔“空”视频对话,并同步录音录像。第一批商户与公司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对最终的调解协议进行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确认。
据了解,明光市法院设有速裁接待室、工商联调解室、市司法局矛调中心、法律援助中心驻点办公室。配备5个专业的法官团队和工商联调解室、市司法局矛调中心驻点调解人员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为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贡献了积极的司法力量。
今年以来,明光市法院共化解诉前案件3000余件,工商联派驻专人共调解案件近300件,速裁法官团队专门办理民事法律关系相对简单清楚的民事案件,共处理速裁案件1254件,平均审理时间21.98天,结案率98.4%。
治安防控“能管用”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治安防控已经从传统的实体防护、防盗报警拓展到优化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如何打好新时代治安防控战?滁州市一直在积极探索。
近几年来,滁州市在群防群治、智慧社区等社会治安防控领域,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做好公共安全的“打防控管服”,有效夯实基层建设基础。
近期,针对于农村盗狗案件频发情况,全椒县六镇派出所民警以视频监控为依托,制定专群结合的打防措施,开展案件调查和预防工作,最终成功抓获嫌疑人。这是全椒县实现对县、镇、村重要路段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有效监控的成果之一。
针对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椒县坚持持续投入,全县1780路校园视频监控已接入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在全县普及安装电动车智能防盗系统,已安装电动车57900多辆。
在“综治信息化”建设方面,全椒县计划投资9600万元,建设视频图像共享平台、社会公共视频资源接入平台、高清智能摄像头2300个、分控中心9个。滁州市定远县深入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3个智慧安防小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智慧社区”试点,1个县级试点。计划再建设3个县级和1个市级“智慧社区”。
在群防群治方面,全椒县完成农村群防群治视频监控建设试点工作,“小警铃”信息化试点改造已全部完成。目前,全县各镇共摸排监控点位2178个,计划投资1660万元。下一步,将完善点位监控安装,同时做好防盗警铃信息化升级和管理平台建设。
除了构建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滁州市还在实体防护上持续发力,形成立体式防护。创新开展“四突”攻坚行动,强力推进“4+N”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打响破案攻坚、打伞破网、案件诉审等“五大会战”,扎实推进“六清”行动,对13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巡察,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滁州市推进“1+10+10”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事故同比“四个下降”。出台全国首部地级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章。道路交通安全“路长制”获全省推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减少。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上持续用力,创成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
“下一步,滁州市主动对标对表。坚决做到‘上级有部署、滁州见行动、政法勇争先’。创新方式方法,紧盯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清朗‘四大目标’,把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滁州方向,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明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滁州路径。做到‘三个着力’,即在统筹谋划上着力,在强基固本上着力,在责任落实上着力。”滁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史文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