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李晓玲)12月9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以线上形式,召开金融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审委会专职委员田学新通报了近两年来金融审判工作情况,发布了《金融审判工作报告(2020-2021)》。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中心法庭庭长王卫国、泰达金融中心法庭负责人田瑞刚分别围绕提高金融企业债权回收效率、强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介绍了有关情况。民四庭庭长张俊者主持发布会。
2020年,滨海新区法院受理金融商事案件6167件,审结5989件,结案率为97.11%。2021年前11个月,受理金融商事案件9855件,审结7963件,结案率80.8%,员额法官人均受理案件579.7件。近两年,金融类案件快速增长,增幅达59.8%;案件类型复杂多样,委托理财纠纷、信用证纠纷等其他金融类案件不断涌现;案由分布较为集中,融资租赁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信用卡纠纷案件数量连续两年占比96%以上;案件涉案标的额大,共计58.71亿元,涉诉主体中外商投资和民营企业占比上升。
滨海新区法院针对金融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探索金融审判机制创新,高质量服务保障金融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系统集成,打造特色司法保障品牌。滨海新区法院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融入金融商事审判,秉承“守正创新、勇当排头、共筑卓越”的工作理念和“新、特、优”的工作标准,深化“6+1+1”结构布局,锻造业务精湛、结构优化、配置科学的专业审判队伍,大力推进金融商事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二是立足审判职能,提升专业司法裁判品质。滨海新区法院大力推进“一庭一品牌”战略,创新要素式审判、领办制模式、约定送达条款认定等审判机制,案件审理效率显著提升。全国首例无形资产融资租赁案依法宣判、首创“信用+应用”资信担保方式、深入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并形成专项建议清单、创新性应用“要素式审判+互联网法院+赋强公证”模式,着力构建具有天津自贸区特色的现代金融产业司法保障体系。
三是创新服务举措,构建精准司法服务格局。滨海新区法院打造“东疆共治沙龙”、保护中小投资者普法公开课,出台《应对疫情风险服务融资租赁行业十项措施》,大力推进示范案例、典型案例、专业审判白皮书等审判创新成果发布推送,支持保障金融优势产业发展。首创文书扫码评价机制,应用类案智推和OCR识别技术,实现互联网审判全流程。
四是坚持共同缔造,助力优质司法效能提升。滨海新区法院启动“2+N”司法服务直通车,为产业发展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司法解决方案。建立东疆多元解纷共治中心,构建前端对接+专业调解+司法确认的全链条解纷新机制,为法庭分流案件量15%。探索“诉前线上调解+司法确认+监督执行”金融多元解纷新模式,切实加强金融纠纷诉源治理。
面对自贸区金融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滨海新区法院将围绕自贸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需求,进一步探索集约化审判运行新机制,强化“金融监管+金融审判”同向发力,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服务保障碳金融、绿色金融健康发展,为打造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服务保障天津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