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余亚军 杨 静)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加快形成绿量适宜、布局均衡、系统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重点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逐步弥补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企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及“弱项”,以创新驱动战略厚植生态基础,以绿色发展战略彰显生态价值,做好“加减乘数”之法,解好绿色发展之题。
提升能力做“加法”。宝鸡市创新实践,激发活力,在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上实现“加法”效应。强化基础研究,以创新引领发展谋划,启动实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增加生态环保项目谋划申报。宝鸡市推动试点园区规划与项目环评联动,落实好试点园区环评审批相关优惠政策,并对实施效果开展评估,加快推进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编制,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宝鸡市严格案件审核,修订完善行政执法审批程序规定,用好企业执法正面清单和纠错容错机制,推进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监管试点。宝鸡市完善应急体系,强化环境应急管理。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编制市级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扎实做好环境应急准备,成立市级环境应急专家库。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程,统筹推动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监管和自然资源集约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宝鸡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保卫蓝天白云,倾力守护碧水清流,全力保护青山净土,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方位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宝鸡市拓宽生态环境宣传渠道,持续推进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新媒体宣传,努力提升环境文化软实力。开展环保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生态环境专题宣传,广泛动员公众参与,传播生态价值理念,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
严控源头做“减法”。宝鸡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举措。宝鸡市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减少污染排放,加快形成绿色经济。组织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道路及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等专项行动。宝鸡市持续开展落后产能淘汰、重点行业VOCs污染整治、在用车环境监管等重点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发挥各县区、各部门主体职能,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个结构优化调整。对重点排污企业,采取“改、关、搬”综合措施,实行“一企一策”,减少重点污染源。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散煤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和机动车、扬尘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宝鸡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备、绿色建筑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实施源头把控,突出治理重点,减少环境污染存量,做好污染防治“减法”。
优化服务做“乘法”。宝鸡市围绕提高服务效率,凸显优化生态投资创新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激发市场主体和各类企业的发展活力,实现“乘数”效应。宝鸡市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审批制度改革,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宏观管控,建立健全对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指导和约束机制,执行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提前介入服务制度,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参与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有序推动项目实施。宝鸡市全面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强化环境监管执法,营造公平发展环境。严格依法监管,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开展“三进三送”(进县区、进园区、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组织技术力量上门为企业服务,对企业在生产、治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政策和技术指导,使企业在污染治理、技术改进等方面少走弯路;向企业大力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提升企业环境意识和环保理念,助推企业长远发展。
强化监管做“除法”。宝鸡市持续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精准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行政综合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并进行动态更新,通过合理设置重点执法检查对象和“双随机”抽查比例,减少执法频次。宝鸡市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采用非现场监管手段和突击检查相结合,执法监测同步跟进的方式,使用自动在线监控信息平台、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和重点污染源督办工作服务平台精准分析问题线索,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广泛开展智慧化精准监管,充分利用遥感检测、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况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监测、“不接触”执法、“信息化”监管,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规范化、精准化、信息化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科技支撑,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服务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