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陈轩 通讯员林荣跃)不久前,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据了解,多年来,该司法所作为乡镇政府建设的参谋官,积极参与基层政府规范化运行建设;作为基层政权安全的稳压器,积极参与基层多元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升级基础设施,树好新形象
近年来,东园镇司法所在认真总结司法所规范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业务用房建设为契机,启动司法所标准化建设,目前大楼内设有心理咨询室、矫正宣告室、学习室、司法所办公室、所长办公室、调解和谈室、公共法律服务站等,实现了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规范化。
同时该司法所还设立了镇级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级法律服务室,17个行政村与律师事务所签订“一村一法律顾问”合同,指导群众依法维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法律服务。结合村级文化站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创建活动,在已建成的村级文化站基础上,结合各村特色设置法治宣传点定期开展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作风纪律教育,确保社区矫正、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有序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东园镇司法所着力打造的法治文化公园里,设有崖壁景观区、山体步道普法区、法治景观展示区三个区域,将法治文化嵌入绿化、景观、设施当中,成为全镇重要的法治文化阵地。
创新工作方式,抓好社区矫正、帮教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是基层司法所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东园镇司法所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形成了符合地方特点的工作模式。
在社区矫正方面,该所对不同情况的社区矫正人员建立“一人一档”,进行“因类施矫”。
比如:对患有重大疾病矫正对象,进行上门入矫业务办理;对心理疾病的矫正对象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对贫困的矫正对象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彰显社区矫正的人性化关怀,让社区矫正工作更具温度和力度。
一直以来,东园镇司法所还不断建立健全“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该所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积极开展网上教育,确保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社区矫正对象服刑期间学习不受影响,最大限度的保证矫正学习效果。另外,该所还开展了新媒体“法雨行动”,以满足“受众”普法需求和增强“用户”普法体验为导向,充分发挥新媒体直观快捷、互动共享优势,进一步消除了普法宣传“盲区”和“死角”。
在安置帮教方面,该所以工作制度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帮教方法科学化、教育服务化,基础管理信息化为工作思路,利用刑释解教系统,查询刑释解教人员信息,主动与监狱沟通联系,动员并组织刑满释放人员家属、村委等到监狱接人,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实现无缝衔接。
同时,该所还结合本地实际,联系有条件的企业搭建平台,落实帮教。比如:在当地某公司设立曙光安置帮教就业基地,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再就业的机会,解决其回归社会后就业安置难的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辖区社区治安稳定提供有效支持。
创新工作机制,打好服务牌
东园镇司法所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主要以尊重现实、便于管理为原则,根据地域因素,由镇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统筹调度,把17个行政村划分为4个调解工作片区17个调解网格,将人、地、物、事等都划分到每一个网格中,形成镇、片、村三级调解网格。
据了解,村级调解网格主要为各村两委、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组成的村级调委会,负责日常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对矛盾纠纷信息进行采集、汇总、上报,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初次调解,确保群众意愿第一时间有人听、诉求第一时间有人应,纠纷及时调处、矛盾有效化解;片区调解网格由4名镇级专职调解员担任片区调解工作召集人、片区村级专职调解员为成员组成,负责本片区案件分流并跟进初次调解、处置,建立矛盾纠纷即排查即时化解机制;镇级调解网格是由综治办、派出所、企业办等部门组成的镇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相关部门、行业领域社会资源,统筹调度跨片区调解工作。同时,东园镇司法所还成立由1名镇级专职调解员担任全镇调解工作总召集人、片区镇级专职调解员担任成员的镇级调解网格,负责矛盾纠纷二次调处及重大矛盾纠纷。
近年来,东园镇司法所联合基层法庭、派出所等部门,陆续成立驻法庭调解工作室、驻派出所调解室、旭峰小区物业调委会、东园商会调委会、规模以上企业调委会等调解组织,吸引了一批本地金牌调解员,通过合理配置化解矛盾纠纷的社会资源,打造一站式调解平台。同时,对调解员分级提供工作经费保障。
随着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的逐步构建,东园镇司法所从2019年起至今,协同镇村各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
标签: 福建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