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通讯员樊平)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岩孔街道,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探索“一统三分三结合”做法(即:突出党建统领,强化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分工协作,注重“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法为上”与“和为贵”结合、“用内力”与“借外力”结合),实现了“两降一升”目标(即:矛盾纠纷总量、上级转办量下降,一次性调处成功率上升)。
突出党建统领,推动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
【资料图】
建强工作队伍。岩孔街道配齐配强街道综治中心5名编制人员和村级警务助理;12个村(社区)共划分132个网格、494个联户单元,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到网格上,选好配齐网格员、联户长,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工作重心下沉前移;按程序换届推选街道及12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依法推选为调解委员会主任,推选(聘任)了70名人民调解员,进一步增强了调解工作力量。
建强工作阵地。岩孔街道规范建设“一厅三室”(即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抚慰室、视频监控室)。乡村两级同步规范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最大限度消除因服务不畅导致的“堵点”“爆点”;结合实际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和心理抚慰室,努力将这两个场所建设成为矛盾双方解得开疙瘩、打得开心结、感受得到公平的地方;街道综治中心建设“雪亮工程”“天网工程”视频监控室,接入前端监控点161个,覆盖12个村(社区)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在为公安机关快侦快破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还可减少因苗头隐患发现处置不及时形成的矛盾纠纷。
建强工作机制。岩孔街道和社区每月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分析当前平安建设工作形势,研究解决重大矛盾纠纷、突出风险隐患及信访疑难问题。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召开会议研究政法工作10余次,其中有3起重大矛盾纠纷提交了党工委会集体研究。
强化“三个分”,建立矛盾纠纷化解高效运转机制和齐抓共管格局
分类管理精准发力。岩孔街道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及化解难易程度,按重大、一般、轻微三个等级及涉法涉诉纠纷分类管理。重大纠纷是指涉及群体较大、牵扯面广等政策性强、法理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深的矛盾纠纷;一般纠纷是指偶发性、应急性等事实清楚、法理关系较简单的矛盾纠纷;轻微纠纷是指邻里之间、家庭内部发生的家长里短、吵架拌嘴等通过短平快能解决的矛盾纠纷;涉法涉诉纠纷是指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解决的矛盾纠纷。通过分类管理,便于精准施策,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分级负责压实责任。原则上,轻微纠纷由所在网格化解,一般纠纷由村(社区)化解,重大纠纷由街道化解。村级未化解成功或经研判确实无力化解的,须填写《矛盾纠纷呈报调处申请表》方能报街道处理;对当事人直接反映到街道的矛盾纠纷,未经村(社区)调解,原则上先转所属村(社区)办理,村(社区)再视情况决定是否交办到相关网格。岩孔街道通过分级负责压实责任,最大限度避免了矛盾上行,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分工协作凝聚合力。对需街道层面多个部门参与办理的重大矛盾纠纷或信访疑难问题,综治中心按所涉领域提出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建议,经政法工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批准后转交办理;对情况复杂、风险较高的重大纠纷或信访事项,提请党工委研究,组建工作专班办理。通过强化分工协作,扭转了综治中心“唱独角戏”的情况,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注重“三个结合”,探索创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和调处方法
注重“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有的矛盾纠纷争议的不是重大利益,而是为了争面子、赌气。对于此类纠纷,岩孔街道先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别做当事人工作,待双方情绪稳定、意见接近时,再把双方叫到一起“面对面”做工作,促使双方相互谦让、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避免情绪对立和吵闹等激化矛盾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
注重“法为上”与“和为贵”结合。有的矛盾纠纷若单纯按法律途径解决,可能就是“各打50大板”,看似双方都受到了法律惩处,但思想上的疙瘩并没有真正解开。这时,就需要通过法情并用,发挥法律与道德的双重作用,唤醒当事人良知,引导当事人化解矛盾。同时,通过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和道德规范教化,既有利于达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的效果,提升化解质效,也有利于形成“三治”融合的良好氛围,推动源头治理。
注重“用内力”与“借外力”结合。所谓“用内力”,是指通过综治中心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化解矛盾纠纷。所谓“借外力”,是指借助民间社会力量参化解。有的矛盾纠纷,单靠部门职能不一定找得到“开锁钥匙”,这时,往往需要借助外力,请出当事人佩服、对其有影响力的人来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实际工作中,岩孔街道十分注重“借外力”,对参与化解矛盾的热心人士,综治中心都一一致函感谢。这一举措,充分体现党工委、办事处的认可和感谢,有利于激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进一步推动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标签: 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