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超声内镜实现肺外周病变诊断新突破 精准定位

2022-02-18 09:12:09     来源:株洲日报

“虽然最终病理结果是肺腺癌,但我仍然非常感谢株洲市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镜介入团队,如果没有他们的明确诊断,我也许现在还奔波在求诊问医的路上,我明显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较以前有好转。”日,得知最终病理结果的陈大爷深有感慨。

陈大爷肺部病变的确诊,得益于市二医院目前新引进的国际先进的支气管超声内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内镜介入团队一个月来,已成功为五十余名肺外周病变患者进行了准确诊断,实现了我市在肺外周病变诊断技术上的新突破,让株洲广大老百姓足不出市,就能享有国内先进的支气管超声内镜诊疗服务。

“GPS”级精准定位

支气管超声内镜之于肺外周病变诊断,就如同病变细胞或组织的“GPS”,无论它身在何处,都能把它“揪”出来。

超声内镜强大的精确定位功能源于支气管镜前端安装的超声探头。这个超声探头细如毫丝,如一双“透视眼”,不仅发挥“千里眼”功能,而且充当“雷达探测”角色,引导医师“指哪打哪”,具体概括有两大“神奇”功能。

火眼金睛的“千里眼”

此前陈大爷辗转几家医院,做了影像、内镜、生化等系列检查后,仍无法确诊其所患疾病类型,最根本原因在于陈大爷右肺门占位病变所处位置比较深,普通支气管镜无法深入病变位置取得病变组织。

形象地说,就是肺脏犹如一棵大树,大树的树干是气管,树枝则是支气管。普通的支气管镜只能看到的是“树干”及较粗的“树枝”内的病变,而“神器”——超声支气管镜可利用其前端携带的超声探头探查气管、支气管也就是“树干”、“树枝”远端,精确定位病变组织后,支气管镜前端即会伸出一根细如毫丝的针,抽吸获取病变组织。

隔“墙”找敌的“雷达探测”

日前,65岁的张大爷到市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此前他在其他医院通过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并没有在他的支气管腔内看见病灶,但CT影像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不排除肿瘤可能。考虑身体及年龄状况,张大爷顾虑重重。

一个对于张大爷很纠结的问题,在支气管超声内镜面前迎刃而解。刘和带领呼吸内镜介入团队充分发挥超声支气管镜的“雷达探测”功能,利用超声波精确探查到支气管外的纵隔淋巴结病变,并通过B超定位来对病灶进行定位穿刺,取得了纵隔淋巴结病理组织。由于明确了诊断,张大爷采用了针对的肿癌治疗方法,病情已明显好转。

“整个取样过程仅二十来分钟,手术创口2至3毫米,几乎没有出血,非常顺利。”市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和介绍。

2021年12月,株洲市二医院引入目前世界先进的超声支气管镜。此次超声支气管镜技术在医院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诊治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刘和表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深耕支气管内镜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借助目前引入的国际先进的超声支气管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信心以优良的服务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为肺部疾病患者提供更高水、更优质量的诊治,造福广大老百姓。

(株洲市二医院 李建辉)

标签: 求诊问医 支气管超声内镜 肺部病变 诊断技术

[责任编辑:news001]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为您推荐